30米鋼結構避雷針塔 GFL1-14四角避雷塔
30米鋼結構避雷針塔 GFL2-15避雷塔,30米避雷塔
雷電波的頻譜分析
雷電波頻譜是研究避雷的重要依據。從雷電波頻譜結構可以獲悉雷電波電壓、電流的能量在各頻段的分布,根據這些數據可以估算通信系統頻帶范圍內雷電沖擊的幅度和能量大小,進而確定避雷措施;在電力系統中,了解雷電波頻譜分析在避雷工程中,也可以根據其分析結果,用小的投資,達到足夠安全的效果。
雖然各種雷電波總體的輪廓相似,但是每一次雷電閃擊的電流(電壓)波形仍存在很大的隨機性
雷云向大地或雷云之間劇烈放電的現象稱為閃擊(這里以討論前者為主),帶負電荷的雷云向大地放電為負閃擊,帶正電荷的雷云向大地放電為正閃擊,雷云對大地放電多為負閃擊,其電流峰值以20~50KA居多。正閃擊比負閃擊猛烈,其電流幅值往往在100KA以上,我國黑龍江省近年曾發生過300KA正電荷閃擊記錄(通常200KA以上屬少見)。
Ⅳ、雷電活動及雷擊的選擇性
(1)雷電活動及雷電活動日
雷電活動從季節來講以夏季活躍,冬季少,從地區分布來講是赤道附近活躍,隨緯度升高而減少,極地少。
評價某一地區雷電活動的強弱,通常用兩種方法。其中一種是習慣使用的“雷電日” ,即以一年當中該地區有天發生耳朵能聽到雷鳴來表示該地區的雷電活動強弱,雷電日的天數越多,表示該地區雷電活動越強,反之則越弱。我國平均雷電日的分布,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區域,西北地區一般15日以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包括東北)平均雷電日在15?0日之間;長江以南地區平均雷電日達40日以上;北緯23